首先...汽車的構造已經不像以前那麼簡單了!!!
以前的車只要檢查三油三水四輪胎, 現在的車至少要檢查五油三水四輪胎,
如果是休旅車, 甚至要檢查六油三水五輪胎... 如果每次開車前都要如此檢查... 那...乾脆坐計程車比較省事~~~~
以前的車沒有電腦控制, 再加上以前汽車材料沒有那麼耐用, 所以一段時間都必須檢查一下汽車, 以確保機件正常, 開車比較安心...
而現在的汽車幾乎已經由電腦控制, 汽車材料也有大幅度的進步與耐用. 發動汽車後, 電腦會不斷去偵測引擎相關機件的狀況, 包含各類油水的容量及溫度... 當引擎某機件有問題時, 電腦會在儀表板上以黃或紅色燈光顯示,
有些高級車還會發出警示音. 所以觀察儀表板內的燈光就大概可以知道汽車的狀況了.
黃色燈代表警告, 表示沒有立即的危險, 有機會到保養廠處理即可. 所以黃色燈亮時, 別擔心, 還可以開車, 但建議不要開高速公路或高架橋, 開到保養廠處理就沒問題啦了.
紅色燈代表危險, 須排除問題後才能開車...所以如果紅色燈亮, 記得別緊張, 先閃警示燈, 將汽車開到路邊, 高速公路就安全的變換車道到路肩. 可以先不熄火, 打電話給保修廠或了解汽車的人, 說明燈號的符號及過程, 如果須拖吊, 那再將汽車熄火, 並把故障標誌放在車後, 市區至少15公尺(30步路), 高速公路至少50公尺(100步路). 等待拖吊車處理即可... ps.汽車要拖走之前,記得把故障標誌拿回來
所以開車前, 只要先繞汽車走一圈, 看看四個輪胎的氣夠不夠, 順便看看二面車牌還在嗎? 玻璃窗是否完好? (沒辦法~~經濟不景氣, 偷兒太多~~).
然後上車發動車子, 看看儀表板的燈號是否正常? 還有汽油夠不夠?這樣就可以啦~~
千萬要記得:: 按里程定期到保修廠保養喔~~